中教史中的古文,需要背吗教育学考研学科分析(中教史中的古文要背吗)

大家晚上好,这两天中教史基础班的课程开始更新了,关于这门学科有什么特点以及应该怎么去学习,前段时间给大家进行了说明,也在导学课中讲了讲中教史的整体知识结构与学习思路。
希望大家好好琢磨琢磨,找对方法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
相关阅读
基础班导学 | 中教史整体知识结构与学习思路
中国教育史应该怎么学?| 教育学考研学科分析
中国教育史有哪些特点?| 教育学考研学科分析

在学习中国教育史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古文,很多宝宝对此十分迷惑:

又不是语文课,为什么老师还给我们讲古文?

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谁需要学古文,为什么要学以及怎么学。

01
你需要学古文吗
不同方向的宝宝对于古文学习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分开来看。
01
311统考群体
在所有教育学/教育硕士考研群体中,311统考学硕可以说是对于整个学科要有最全面细致学习的方向,它的考试全面而细致,所以我们学习也要如此。
古文在真题中常见的体现方式:

选择题的题干或选项;
辨析题的题干;
情境性简答题的材料;
考查古代教育史的分析论述题。

这意味着311统考学硕宝宝要过古文学习这一关,但这也不意味着大家要去背古文,而是要做到看懂能理解即可。
也就是说,你们需要去学习古文,即便不想研究,也要看一看,不能一看到古文就跳过。
02
非统考学硕与专硕333群体
对于考333教育综合的宝宝和非统考学硕的宝宝而言,古文的考查概率就相对较低了。
古文在真题中的体现方式:分析论述题的材料或题干。
在材料题中,可能会询问材料中体现了谁的什么思想,或者出自于什么书籍等,这样考查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因此,你们如果想看或者有时间看,那就看一看,如果不想看或者没时间看,那就不看,古文对你们来说是选修。
02
我为什么讲古文
之所以给大家讲古文,是因为希望大家对于古文有一个基础的辨识能力,在考场上看到古文能够冷静审题和作答。
我认为古文学习是“纸老虎”,看起来令人头大,但其实我们并不是要成为专业人士或者古文专家,并不要求看到一句话而进行精准翻译,而且短时间的学习也难以达到这个水平。
我们的目标是在考场上看到这个选项能够排除,遇见这种材料能够知道其中有几层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也就是说能够看懂题。

在考研的考查中,它默认大家有一定的基础文言文常识和辨识能力,因为我们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中系统学习过,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一定能够看懂。

但是在升入本科后,大部分同学的文言文常识都已经还给老师了。

因此,我们要把这个能力找回来,我们需要学习一些教育学相关的古文,通过这些练习来学会怎么读古文以及了解大致含义,这样我们在考场上遇到没见过的古文,也能够灵活应对。

比如中教史中所涉及的《论语》,大家学过课堂中的内容,就知道孔子或者《论语》相关的内容都有类似的感觉,明白了大致的含义就能够做题了。

03
学习哪些古文
古文那么多,我不可能全都掌握,那应该学习哪些呢?

我们主要学习的中国教育史教材是孙培青老师的两本书——《中国教育史》和《中国教育简史》,因此我们学习古文的范围就在这两本参考书中。

当然也有可能会阅读其他参考书,但是从应试角度来说,在古文这一块不用学那么多,我们只要能够做出题来就行。

不论是311统考学硕,还是333专硕和自命题学硕,如果考到古文,我们是可以划重点的。

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掌握:

《学记》(★);
孔子与《论语》(★);
荀子“劝学篇”,
朱熹相关的古文。

比如《学记》,在课程中我对它的全 做了讲解,比往年的讲解更全面更细致。

课程中,我分析了《学记》每一段古文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为宝宝们讲解了如何用现代文来理解《学记》,以及哪里容易考试。

宝宝们可能想要课程里《学记》的全文以及翻译文本,我放在了公众号后台,大家回复【学记】就可以下载了。

04
怎么学习古文

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基本上是只看不背的,能够知道主旨大意、出处作者,能够明确古文是在说教育目的/对象/原则/方法/作用等哪个方面即可。
大家需要背的古文:

可以做标题句的重要古文;
可以做阐述句的精彩古文;
耳熟能详的古文。

需要了解或背诵的古文,我们在课程中会给大家指明和讲解,这样你们就知道对于古文应该学习到什么程度了。

之所以我们把这些内容编写在《基础知识框架讲义》当中,就是因为大家可以在听课、翻看或者背诵时顺带看一眼,能够眼熟并且加深理解。
这样宝宝们在一轮一轮的学习和背书过程中就会不断地熟悉它们,过一遍肯定会忘,但是过好几遍,大家的印象就比较深刻了,考场上遇到也是“老朋友”了,直接翻译做题就行。

所以,大家好好听课、好好利用材料就够了。

23考研, 教育学全年课程安排(点击划线即可阅读)

05
怎么利用古文

考场上对古文的应用方式:

作答标题句;
作答阐述句;
翻译和分析材料。

作答时可以用到的标题句和阐述句,我们会给大家编写到框架中,宝宝们理解和学习后进行记忆就行,这样答题才能匹配教材,才能作答得比较出彩。
比如孔子的思想当中有很多是可以作为阐述句的,再比如《学记》教师观的一些古文可以作为标题句来掌握。

而古文更多的用途是作为题干、选项或者材料,大家要知道这些古文大概的意思,也就是说,你们看到要能做题,不论是选择、辨析,还是分析论述。
主观题常见的考查方式:

古文的作者与出处;
古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基于古文谈谈感想和启发。

宝宝们按照上面的方式去学古文,就足以应对考试了。

关于中教史的古文要不要学以及怎么学,就给大家说到这里,宝宝们好好去看资料和听课,相信你们会收获不少。
希望大家不要嫌我讲得多,我讲得深一点全一点就能 助你们更好地理解记忆和应试,宝宝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自主选择要不要听选修课就好。
学科特点回顾
历史背景极其重要
历史的承接性很强
关注传统文化及古文
注重专题总结和结构化梳理

中国教育史有哪些特点?(点击划线即可阅读)

学习方法思路回顾
章节学习是基础
注重专题学习
侧重教育思想/制度的评价
注重异同比较
中国教育史应该怎么学?(点击划线即可阅读)


vip集训营:集训营|特录班|雏鸟班|

网课辅导:弟子班|311|333|北师大|西南大学|首师大333|广州大学333|湖南师大333|河南大学333|专业课二|复试辅导|
教辅资料:应试宝典&解析|应试题库&真题汇编| 考研英语手译本|中外教育家思想理论练字帖|
小课系列:教育热点|教育学素养|名著导读|带背营|考前抢分|spss|复试调剂|复试面试50问|
考研资讯:专业课二参考书|专业课二导学课(持续更新)|经验谈|

或者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咨询

都看到这了,点赞、在看、分享选一个吧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