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业鹏关于考研的经验和方法,记得收藏!_复习(岳业鹏考研成绩)

原标题:岳业鹏关于考研的经验和方法,记得收藏!

考研是个系统工程,在整个准备过程中,既需要我们宏观上对其中的各种因素适当把握,又需要对各个方面的细节做出精密安排。

一、考研复习总论

确定目标,坚定信念

报考学校及专业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它将决定我们这一年,某种程度上乃至一生的走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想说的是,选择务必慎重,一旦确定后就要坚定信念,别轻易改变。年轻人通常有也应当有种执着,甚至某种程度上的狂热,这种内心的信念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最有力的保证。精力充分与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我们信念是否坚定以及有多坚定。

心态准备——迎接“持久战”

看着08年考研中金榜高中的学长,诸位学弟学妹也跃跃欲试,希望自己也可一举拿下,却未曾认真估计期间的艰难困苦。整个考研过程并非百米冲刺,它更像一场马拉松长跑。

一个人在征服考研之前,需要经受漫长的修行与折磨,需要克服疲惫、忧虑,在失望中不断寻找希望。对于09年考生来说,这段漫长的日子已经来临,你是否准备好面对即将遇到的重重困难与挑战?对每个人来说,必须要有一种持久的动力支撑我们坚持下来,正视期间遇到的迷惘与挫折,直至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

考研四阶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考研内容十分繁多,将这么多知识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并充分反应在试卷上,绝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计划以保证整个复习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总体上我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复习阶段(实为学习阶段,因多数内容已经淡忘或根本没学过),大概到8月份。主要是通读各科教材,对基本理论有个全面把握,到这时,所有考试内容都应过目一遍,但不必记忆或过分深入,对所需掌握的知识量有个总体认识即可;

第二阶段为重点强化阶段,11月之前结束。主要是对重点知识深入理解掌握,也可整理笔记,复习中逐渐理出各科知识的内在体系,这个阶段非常关键,大致决定了初试能否通过;

第三阶段为全面背诵阶段,主要知识大概能口述或默写下来,12月中旬前完成;

最后一个阶段为调整阶段,这时多数人会有心理恐慌,要在进一步梳理、记忆知识点时不断调整状态,迎接正式考试的到来。

“四位一体”的战略总格局

考研要考政治、英语、综合课、专业课四门(看似废话,实则不然),能否考上是由四科共同决定的,一科成功不足以保证你最后成功,而任何一科的失败却足以让你前功尽弃。

因此任何一门都不可偏废。当你有意或无意体现对某门课的轻视时,便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公共课同专业课一样重要。如何正确处理四科之间关系,我个人觉得应做到以下两点:

1. 统筹兼顾:原则上每天复习中,四科均应有涉,时间比例大致为2:2:3:3。第一阶段公共课时间可略少,随后渐增。当然,个人可按自己实际情况调整,英语基础较好(如已通过6级考试)则不必花同比例时间,反之则应增加时间。各阶段根据各科进度要适当调整。

2. 重点突出:各科同样重要,却非同等重要。在复习中要认清各科所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英语只需保证过线,专业课保持中等水平,政治课和综合科则为提分课,予以重点提高(这样决定的原因会在分篇里介绍)。后来也确实发现,高分与低分差距主要在这两科,后者更甚。各位考生应根据自己实际确定的复习策略,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关于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 助我们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我个人觉得应当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复习方法。学习初始,要首先对该门课总体框架有个了解(如某科包括多少门,每门又有几编,以此类推),然后再分别对各个部分细化学习。

要特别重视课本目录,以之作为突破口来把握这门课的体系与脉络。在掌握具体知识点时,也要注重知识体系(该知识点处于整个知识网的哪一部分,与相关知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注意具体规则如何体现基本原则,反映了什么价值取向。

另外,要掌握一本书一般需要看四遍:第一遍快读,掌握大概体系;第二遍精读,注重知识理解;第三遍总结,梳理体系结构;第四遍背诵,熟记知识要点。如果时间无法保障,我觉得应适当缩小复习范围,贵在求精。

二、考研复习分论

1. 政治篇:相比较而言,政治理论课是较易得分的科目,但又是极易被忽视的科目。许多同学只是报个辅导班,看看讲义就走向了考场。当然,只要有基本的政治常识,及格应该是没问题的。但仅仅是及格远远不够,决定初试成功与否的是总分的高低。

岳业鹏关于考研的经验和方法,记得收藏!_复习(岳业鹏考研成绩)插图

对于政治课,提高分数所需投入的时间远比其他三科要少,因此适宜作为与他人拉开差距的突破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政治课高分主要基于理解,而非背诵。必备书目为当年《大纲解析》与《考试分析》,前者所讲述内容应认真理解、记忆,用于复习客观题;后者作为主观题的原理来源,多为权威、简洁的背诵素材。

另外最好配备一本习题集,以 助理解并查漏补缺。马哲、政经两科较难,需花较多时间学习,在大纲出版前可以先看教育部社政司的统编教材。

2. 英语篇:考研英语高分依据的是英语实力,需要扎实的语法基础和词汇积累。英语这门课程宜循序渐进,短时间内实现飞跃几不可能,最终大家差距也确实不大。基础较好学生须保持实力,基础较差者则应加劲保证及格。但因考研与四、六级考试差异不小,相当时间的针对性复习也不可或缺。我并未在英语上花太多精力,个人认为,以下两点应当做好:

(1)从基础入手。英语切忌“眼光过高”。单词应先熟悉四、六级词汇(这些多为考研中高频词汇,掌握这些考研阅读基本就没有障碍),全面复习已学语法知识,为下一步突破长、难句奠定基础。事实上,很多复习中所遇到的困惑大多是由于我们最基本的东西没有掌握或掌握的不好,当最简单的东西真正搞清楚之后,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善于运用真题。真题是英语复习中最有价值的资料,其中的阅读理解至少应当做3-5遍。练习过程中重点把握三点:一是长难句的理解,要逐渐习惯阅读长难句,并能熟练判断其中包含的语法知识(如从句、倒装结构等);二是认真分析各选项,找出正确选项与原文相应表达的关系(多为同义句),分析常见错误选项的类型和特征;三是熟记真题中常出现单词的多种汉语释义。

3. 法学综合课篇:人大法学综合考试采取的是“六选五”的模式,题型均为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在人大法学考研中,综合课区分度最高,大家应该充分认识其地位并花费相当的时间去复习这门课。由于综合课注重的是法学基本知识的考查,因此并不需要额外的参考书,人大出版社的21世纪系列教材足矣。我个人觉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基础,力求准确、全面。基础并不意味着大概,对于综合课各科具体概念要理解准确,不可含糊。综合课考试阅卷大多严格按照采分点给分,且五科知识十分繁多,这些因素决定了综合课分数普遍不高。因此在综合课上投入相当的时间,并掌握正确的方法,即可与大多考生拉开差距。另外综合课考查内容极其偶然,个人觉得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规律,也并未有严格意义上的重点,猜题押题皆不可取。妥当的办法是复习中知识点的复习应力尽全面,一些边缘知识也要有所了解(虽掌握程度不必很高)。

(2)注意概念体系中的点与面。有些同学可能认为,综合课就是死记硬背,拿别人总结好的背背就成。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将别人总结的东西一股脑地全背下来,几不可能,且极易混淆。我觉得综合课的复习应该立足课本,通过一个学科的体系来理解其中各个知识点,把握各个基本概念和规则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一则可避免知识点的遗漏,二则可以 助我们更好地记忆。有了理解作为基础,第三阶段(11月左右)的背诵也就顺理成章了。

(3)把握好时间。综合课上投入较多时间实有必要,但又不能走向另一极端,毕竟它也仅是四科中的一科。五门课复习的总时间应略大于或大致等于专业课。

4.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篇:专业课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民商法内容極多,多數同學都會在這一部分下大工夫,有的甚至花去大半部分时间。最后分数可能很高,但影响了其它科目,最终名落孙山,实是可惜。而且专业课注重理解,并不太强调准确记忆,因此答题标准也远没有综合课那么严格,只要经过正常复习,最终大家分数上的差距不会很大。因此就民商法而言,我觉得并无必要将已经十分宽泛的复习范围再度扩展,各科应下功夫主要学习一本教材,而不是去大量阅读专著、论文(当然不是说无阅读价值,只是时间不够)。

(1)注重理论功底。专业课老师看重的并不是我们的精确记忆,而是我们对这门学科的深入理解与发展潜力(这显然与综合课有别),因此学习过程中不但要理解基本的概念,而且要有意识的加深我们的理论水平。平时应注意专业理念的培养,学着用法律(特别是专业部门法)思维去考虑问题。在试卷上反映出的这种思维或理念是阅卷老师所愿意看到的。

(2)熟悉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有同学误以为人大只关注理论,不涉及法条,事实上理论与法律条文并非完全泾渭分明。事实证明这种思路是正确的,今年试题中简答题“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6条)、“预售房登记效力”(《物权法》第20条关于预告登记的规定)、“浮动抵押”(《物权法》第181条的规定)、论述题“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合同法》第51条、《物权法》第106条等),我对相关法条的熟悉使我回答上述问题时能较好发挥。

(3)关注学术前沿。掌握这门课的理论最新发展动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我们并不需要对所有问题有多深的理解,只需把握这种趋势就行了。例如,如果了解“中国商事通则的制定”为去年商法学年会的重要内容,今年考查商法总论的论述题就不足为奇了。中国民商法律网是个很好的窗口。

(4)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民法》(十五规划教材)王利明主编人大出版社;《中国物权法》王利明尹飞程啸著人民法院出版社;《侵权行为法》杨立新著中国法制出版社:《商法》范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司法》赵旭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结束语

考研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没有人是能随随便便成功的,只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最终“修成正果”。相信只要付出了,总有回报,只是我们是否真正愿意付出,能付出多少。这看似简单,但这个世界上的道理总是懂的人很多,做的人却很少,当我们将心中的信念真正付诸行动时,成功便唾手可得,而如果我们视之儿戏的话,生命总会以一个更大的玩笑来予以回应。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不管有多么艰难,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铭记我们对自己的承诺,全力以赴。胜利的曙光就在不远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