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儿子一起考研成功,这位49岁宿管阿姨说秘诀就在于……(母子一起考研)

??近日,因为一则“上海交大49岁宿管阿姨和儿子一起考上研究生”的新闻,原梦园的故事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在上海交通大学,有这样一位年近50岁的宿管阿姨,陪着儿子读书,陪着陪着竟与儿子一起考上了研究生。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解到,原梦园曾毕业于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早年在银行工作,后来由于家庭原因,开始了“陪读”生涯,但在陪儿子读书的过程中,这位自嘲学生时代是个“学渣”的母亲却突然开窍,在学习的道路上一路开挂,一边在上海交通大学做宿管阿姨,一边旁听、自学交大课程,并通过成人高考,考取了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直到如今考上了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为什么人到中年,却还能从“学渣”逆袭成“学霸”?原梦园在接受广州日报专访时这样说道: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不要轻易为自己设限,只要敢想就能做,尤其是年轻人。”

也许她并不是天生的读书型选手

不够聪明

记忆力也不佳

拼的不过是“勤奋”二字

但她的故事值得每个年轻人看一看

〓一切都只靠死磕〓

最近这几天,原梦园的电话几乎没停过,因为她的经历励志又少见,许多人都想约上她聊几句,但她本人并不愿过多暴露在公众面前。这绝不是因为她“火”了,想要“耍大牌”。恰恰相反,原梦园在与记者交谈时温柔、客气,她只是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怕过多的曝光会给学校及同学带去不必要的麻烦。

事实上,在记者给她打第一个电话时,她正在上课——截至目前,原梦园还是上海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生,“我最怕在课上接到电话,担心自己会影响老师与其他人,而且采访也确实耽误了我学习的时间。”电话那头,原梦园爽朗地笑道。

从2018年,原梦园准备
和儿子一起考研成功,这位49岁宿管阿姨说秘诀就在于……(母子一起考研)插图
考研时起,她就有一份极其严格的学习时间安排表。每天早上睁开眼,就是她背英语单词的时候,“从早上6点背到9点,然后去上班。”原梦园的本职工作是在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公寓担任前台,做一休一。晚上10点下班后,她回到家,还会再挤出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休息日就更别提了,肯定是在家背单词、听有关政治和英语的网课,从早学到晚,每天至少得背50个单词。”这张学习时间表,原梦园恪守至今,700多天的坚持,已然成为了她的习惯。“我最初学习的时候,只认得几个英语单词,如今大约已经有了8000个英语单词词汇量了。”

这一切都只靠死磕。与外界认为的“她或许本身就很聪明”截然不同,原梦园并不觉得自己聪明,相反,每一次学习对她而言都不是易事,哪怕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背单词,过程都极其艰辛。“我的弱点就是记忆力差、效率奇低,所以只能死磕。一开始背单词,我背一个,忘一个,根本摸不着头绪。”那段时间,她也有过灰心,有过自我怀疑,“是儿子鼓励我不要放弃,让我继续坚持。”二十多天后,原梦园终于跨过了这道坎,“后来我背5个单词,才忘记1个,但是能记住4个,已经是进步了。”原梦园笑眯眯道,“再后来,我开始听英语语法课,一点点摸索出学习英语的门道。”

一切的成功都源于努力,原梦园告诉记者,“备考的时候真的特别煎熬,我确实付出了他人双倍的努力。”可这些付出于她而言是值得的,“为某一件事努力的过程是间断性的,但努力后我获得的成就感、愉悦感却是持续性的,更何况这次我的故事竟然还通过报道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我真的挺开心的。”

〓功夫得下在平时〓

原梦园的故事要从她儿子读小学时说起。那时,她也如同其他家长一样,为自家孩子糟糕的成绩担忧,“当时我对他特别凶,总是骂他、罚他,但是越这样,孩子的成绩越是上不去,后来他甚至对我产生了恐惧感。”有一天,原梦园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或许责骂孩子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教育方式,为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才是良方。

自那时起,原梦园就开始了“陪读”生涯,每天晚上,她总是与儿子一起坐在书桌前,看书、学习,只不过当时她看的都是与工作相关的财经类书籍——彼时,原梦园尚在银行工作。

“陪读”渐渐成了习惯,儿子的成绩逐渐好转,而学习也慢慢成为了原梦园的业余爱好。直到2015年,儿子考上了上海大学,原梦园便选择去离家较近的上海交通大学旁听、自学。三年后,因为偶然在交大生活园区看到招聘,原梦园成为了交大留学生公寓的一名普通宿管阿姨,做一休一。

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这名温柔的宿管阿姨,其实还通过成人高考,考取了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每周三次,原梦园都要穿梭于闵行与五角场之间,来回4个小时的路程同样是她学习、刷题的宝贵时间。

但原梦园确实不曾想到自己有一天能考上研究生。“我儿子也不认为我能考上,他总觉得我就是去玩的。”话虽如此,可是考研时,给予原梦园最大动力及支持的却也是儿子。“有一天,他回家和我说他想考研,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与他一起经历这个过程,陪伴他一起度过考研的那段辛苦时光。一开始,他特别小瞧我,可是当他发现我真的在备考后,就把自己的考研书、技巧都分享给我,每当我气馁的时候,他也会给我加油打气。后来我考上时,他比我还开心,他说:‘原来妈妈还是挺棒的’。”原梦园笑着说道,语气里是被儿子肯定的自豪之情,“所以我一定会去广西大学继续深造的。”

3月28日,原梦园收到了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拟录取通知,“收到通知时,我高兴坏了,特别兴奋,狂喜。虽然在那之前,我花足了力气,但我以为自己是考不上的,家里人也没人相信我能考上。而且我也没什么功利心,就想去感受一次。”

正是抱着这样平和的心态,她上了考场。不过原梦园也坦言,当她拿到复试通知书时,心里还是挺忐忑的,因为是跨专业考试,还需加试两场笔试,她一度打了退堂鼓,儿子便鼓励她道:“你都走到这一步了,为什么不试试呢?”原梦园一想,儿子说的不无道理。于是,她便硬着头皮考了,一步步,终于考上了研究生。“功夫得下在平时,真的上了考场了,就得放平心态。要把平时的每一场考试都视作一次考研,但考研却只是一场普通的考试。”回顾考研经历,原梦园总结道。

〓同样的目标是家庭和谐的秘诀〓

原梦园考上研究生后,丈夫曾开玩笑道:“我可能耽误你了。”他会这样说是因为,早年为了支持丈夫长期在异地读书,原梦园主动揽下了照顾家里的一切事务——大约有十年时间,几乎是她一人带大了儿子。

而儿子的出生也确实改变了这个家庭。在此之前,原梦园的丈夫是位技校生,原梦园便鼓励他考研,后来他先后读了电大大专、自学考本科,接着成为了郑州大学硕士,2005年又考取了上海交大博士。“那时我的初衷就是希望他能辅导儿子课业。”没想到,鼓励出了一个博士。

不过,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如今好学的原梦园在学生时代却是个“学渣”,“我可能是开窍特别晚,读书那会一点都不爱学习,还曾多次考过班级倒数。儿子激发了我学习的欲望,而我也在日后不断学习中,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儿子仿佛是我们夫妻努力的动力之源,因为只有我们自己以身作则,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他共同前进。”原梦园说,“我觉得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式。家长不断进步,才能与孩子有共同话题。时至如今,我丈夫还能针对我儿子学业上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父子俩常常一讨论就是很久。我觉得一家人就得共同努力,有同样的追求目标,方能更和谐。”

“不过,我可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采访最后,原梦园突然笑道,“我之前的兴趣爱好可广泛了,我喜欢健身、练瑜伽、弹钢琴、打拳、唱歌。”只不过,现在这些兴趣爱好都为学习让了位。心态年轻的原梦园不是不爱玩,只是她更懂得轻重缓急,懂得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实自我,让人生更精彩。

〓对话:未来或许去支教〓

广州日报:马上要入学了,有做什么准备吗?

原梦园:思想上,我早就准备好了。我很熟悉校园这个环境,我现在还在复旦读书,下半年完成毕业论文后就能拿到证书了,我周边最小的同学与我儿子一样大,但我和他们没有代沟、隔阂,我会用积极向上的一面去鼓励他们。而且年轻人的话题,我也愿意听,愿意聊,同学们都喜欢喊我“姐姐”,喊得我特别不好意思(笑)。

广州日报:但是一个人远离家庭,会有顾虑吗?

原梦园:并没有,毕竟儿子也大了。其实我还挺开心的,终于可以追求“诗和远方”的意境了。

广州日报:您未来会有读博的计划吗?

原梦园:暂时没有。我未来更想成为一名老师,去小学、中学当志愿者,义务支教。我觉得比起读博,当一名志愿者,去义务授课可能更有意义。成为老师是我从小的梦想,我之前就毕业于河南的信阳师范学院。我特别喜欢孩子,也乐意与孩子们相处。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李晓璐视频来源:央视新闻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董业衡????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