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海北鄞州人李萍萍服务农业是一生的追求和理想_研究生(天南海北的人)

原标题:天南海北鄞州人 | 李萍萍:服务农业是一生的追求和理想

(点击查看视频)

人物感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肯定有收获。我经常跟学生们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很多付出不一定马上就能看到回报,但在你人生的长河里,你一定能够体会到。

▲图为李萍萍。

她是城里人,因为上山下乡4年,就认准了一个“农”字。40多年,无论是选择本科、研究生还是博士生、博士后专业,无论是执教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还是南京林业大学,她从未离开“农”字,心无旁骛。

她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江苏省优势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是南京林业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学、科研、行政,她三管齐下,协力打造的农业工程学科专业至今仍是江苏大学惟一一个a类学科,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达70多项。

她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开启了我国基于设施园艺植物模型进行温室环境因子控制的先河,将堆积如山的醋糟研发成自带抗病菌的“人造土壤”,不仅解决了行业的治污难题,还给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资源。

她是李萍萍,鄞州女儿,全国三八红旗手。“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无怨无悔。”6月4日,“天南海北鄞州人”栏目第一次尝试视频采访,屏幕那头的李萍萍说。

1956年12月,李萍萍出生于宁波,在三江口东岸长大,曾就读木行路小学,即现在的庆安会馆。

生在城里、长在城里的她,1978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却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栏里填了“农学”两字。

为何学农?“为了改变农业、农民、农村。”面对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李萍萍的回答干脆利落。

这缘于她4年上山下乡的经历。

▲图为李萍萍。

1974年底,高中毕业的李萍萍参加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到江北的庄桥公社西卫桥大队,“双抢”季节,每天16个小时的繁重劳动,让她筋疲力尽。

“凌晨3点起来拔秧,6点回来吃早饭。6点半,队长哨子一吹,就开始派工。”李萍萍记忆深刻,“早上一般是割稻,下午插秧,我们称是‘早上一片黄,下午一片青’。晚上七八点钟天黑了才收工。”

但是辛苦地劳动,农民收获却非常少。“10级劳力一年收入500元,我是6级劳力,一年到头也就300元钱。”李萍萍说,“我总是在想,什么时候农民只用干8小时就有好收成,过上好日子。”

凭自己的努力,改变农业、改变农民!梦想就如一颗种子,在李萍萍身上生根发芽。插队落户4年,她干在前、苦在前,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其间她入了党,成为优秀社员、大队团支部书记,进入市委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多苦多累,她都没有放弃学习。她知道,农业的出路在于科技。

▲图为李萍萍与学生合照。

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李萍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浙江农业大学。自此,她在农业领域不断拼搏奋进:相继在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习,1985年至1995年任教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1995年3月获农学博士学位。1997年12月在江苏理工大学(现江苏大学)博士后出站,留校任教,历任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研究生处处长、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江苏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

“服务农业是我一生的追求和理想。”李萍萍说。现在已从行政岗位上退下来的她,全身心投入农业与湿地生态环境的研究。

大学毕业后,李萍萍一直从事农业生态和耕作制度的研究。1995年,她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大转变。

当年,江苏理工大学(现江苏大学)农机学科拟新设立“设施农业工程”方向,招聘具有农学背景的研究人员。巧的是,就在这一年,学校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获批。

“为了解决夫妻长期分居问题,我第一个进了流动站,开始从事设施农业方面的研究。”李萍萍说。

如何尽快融入这个工科团队,在新学科中找到切入点?这对李萍萍来说是一个大难题。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走访行业内专家,她确定了研究方向——温室环境控制参数的优化。由于设施农业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工科的温室装备与环境控制技术和农科的园艺植物栽培技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已在这两个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在两者的结合上还非常欠缺,因此在环境控制中往往只能采用临界值方法,导致温室产量上不去。她利用以往研究中掌握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方法,进行了主要温室蔬菜的环境控制参数动态优化研究,在博士后出站的第一年就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开了基于设施园艺植物模型进行温室环境因子控制的先河,而且成绩骄人。

▲图为梁希林业科技奖二等奖证书。

“全心全意做一件事,做成了,高兴3天,第四天又想别的问题,想着如何去解决了。”李萍萍说。为解决农业工程研究领域面临的一个个难题,她不断开拓创新、拼搏奋进。

2010年1月,李萍萍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她们团队的《温室关键装备及有机基质的开发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年,她在温室环境调控方向上共发表了40多篇论文,其中多篇被引次数高达100多次。

回想当年的科研经历,孩子才一岁多,无人照顾,李萍萍出差、下田、上山,总是带着孩子奔波在田野、海滩。“回过头去看,有时会觉得不可思议,自己居然完成了现在年轻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真的很累。”她说,“但看到自己做出的成果对社会有用、对农民有用,看到孩子健康成长,心里非常欣慰。”

在行政管理方面,李萍萍同样成绩不俗。2007年,她担任江苏大学副校长,分管学科建设期间,教育部开始了新增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和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的评审。由于当时牵头单位农业工程学院的负责人出国进修,她主动承担了这两项繁杂的申报工作,白天做行政,晚上写材料。整整一个多月,李萍萍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就是找学院的教授们了解科研情况,然后细心琢磨、认真起草、反复修改材料,力求把江苏大学“工中有农、以工支农”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体现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成为当年获批的全国农业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实验室获批全校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是迄今江苏大学惟一一个a类学科,倾注了李萍萍的一份心血。

科研成果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室,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生产力。李萍萍一直努力着,“要实实在在地解决农业生产上的困难,才能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进行植物栽培基质开发,是李萍萍20多年来投入精力最多的,“在现代化温室中,采用基质替代土壤可以克服连作障碍,更容易水肥调控,是国际上温室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她说。

由于常规的草炭混合基质价格贵,生产成本高,无法推广,而利用有机废弃物进行基质开发一直停留在小作坊式的自制自用上,“如果能够利用工农业生产中面广量大的有机废弃物进行商品化基质的开发,变废为宝,就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李萍萍走出实验室,通过调研,她在江苏大学周边发现了一家大型制浆厂,在利用芦苇制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下脚料无法利用,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每年治污费用高达几十万元。她把生产中产生的干、湿两种芦苇末都运回了实验室,开始了漫长的基质研究之路。从发酵过程中碳氮比的调节,到物料发酵料腐熟后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的调节,不同种类蔬菜育苗和栽培过程中的水肥调控和栽培管理技术等各个环节,全是她亲自动手,终于探索出了一套芦苇末基质的制作及栽培应用技术,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不久,她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指导学校附近的一个村创办了专业生产芦苇末基质的工厂,优质的基质找到了很好的销路,并受到了用户好评。

▲图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证书。

在芦苇末基质开发成功后,镇江一家全国制醋的龙头企业找到了李萍萍,希望能够解决企业的醋糟问题,“醋糟问题不解决,后顾之忧不解除,企业没法大发展,镇江周边的小山头总有一天会被填满的。”

与芦苇末相比,醋糟的开发难度更大:醋糟发酵难以腐熟,即使腐熟后蔬菜发芽率也很低。经过几十次试验,李萍萍解决了醋糟水分高、酸性大、盐分重的发酵瓶颈问题,终于使醋糟能够在1~2个月内发酵腐熟,并且蔬菜种子发芽率达到80%以上。这样,既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治污难题,又为设施农业带来了急需的优质价廉的生产资料。这一成果被江苏省及周边九省一市广泛推广,不仅用于设施蔬菜、花卉育苗栽培上,而且还应用在水稻工厂化育秧及大田作物有机农业生产中(全国道德模范赵亚夫的有机农业合作社广泛采
天南海北鄞州人李萍萍服务农业是一生的追求和理想_研究生(天南海北的人)插图
用醋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为宁波人,李萍萍一直关心家乡建设,早在担任江苏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期间,就大力支持学校各学院在宁波举办各种专业学位班,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和教学上的便利。

“很高兴看到,他们在江苏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很多发展得很好。”李萍萍说,“我永远热爱生我养我的宁波,期望宁波的未来更美好。”

来源 | 鄞响客户端

记者 | 俞珠飞

剪辑 | 叶维娜

编辑 | 阿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