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2024年考研上岸攻略_进行…(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吗)

原标题: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2024年考研上岸攻略

一、学院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于2013年建院,其前身为成立于2001年的管理学院。学院现有60多名教职工、1000余名在校学生,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本科专业,行政管理、政府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情报学、图书馆学6个硕士点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点(mpa),行政管理、政府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4个博士点,另有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二、专业介绍
教学上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技术与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学生可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利用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2024年考研上岸攻略_进行…(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吗)插图
行经济和科技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分析。在合作办学方面,2013年本系与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签订了“3+2”合作办学协议,每年向德雷塞尔大学择优推荐5名左右学生,录取后于第四学年赴美国攻读硕士学位。在科研方面,信息管理系先后承担 10 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项目,以及众多的横向项目。出版了多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和教材,如《信息行为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资源管理》等,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包括 sci 和 s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文。
三、招生专业目录
2023年招生目录
计划招生数:全日制13人
拟接收推免人数:全日制9人
研究方向
01图书馆学
02情报学
03信息分析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6信息管理基础
④807信息组织与检索
参考书:
706 信息管理基础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宋恩梅、赵一鸣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赖茂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07 信息组织与检索
《信息组织》马张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宋恩梅、赵一鸣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信息检索(第三版)》黄如花,武汉大学出版社;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赖茂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信息计量学概论》邱均平,武汉大学出版社;
四、报考情况分析
(一)复试分数线
2023年复试线: 51/55/90/90/370;一共录取6人;最高分422,最低分384;
01图书馆学:50/50/90/90/380
02情报学:50/50/90/90/360
03信息分析:50/50/90/90/360
2022年复试线: 51/55/90/90/370;一志愿6进6人;最高分412,最低分395;
(二)2023年复试细则
复试形式为现场面试,复试内容如下:
复试满分值为300分,其中外语听力口语分值为50分,专业课分值为250分。复试总分180分(不含)以下为不及格,复试成绩不及格为复试不合格。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分+复试总分。
按专业复试的,按专业根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标注按方向复试的,分方向根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总成绩相同时,按初试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五、专业课复习指导
1、基础阶段(3—6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
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主要学习后进行吸收、理解。建议每2周上1次课,中间可根据吸收情况适当的增加。
英语:主要是对英语语法部分进行学习以及相关的练习。建议每2周上1次课。
2、强化阶段(7—10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知识巩固,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进行背诵。
专业课:还是需要先把所有的教材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7月份可用于一轮的复习,但是还是尽可能在第一阶段完成一轮复习,8-9需要完善整体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可以按照考试的题型去补充完善笔记。开始进行1轮、2轮的背诵复习。每周上1次课。
英语:主要是进行专项的训练,主要以真题为主,先做早年的,将近几年的放在后期进行模拟测试。然后根据真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生,并需要自己去总结、反思,进行消化。此阶段单词继续背诵(利用碎片化时间)。建议每1周1次课。
政治:从课本基础知识开始,结合《精讲精练》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且考生要理解,大部分的内容在高中或者大学时期有接触过,以理解为主。可结合教材课本完成配套习题,并回归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建议每周上1次课。
这个阶段主要是强化阶段,专业需要进行3轮背诵。英语和政治也需要进行素材的积累及大题的背记。
专业课:以背诵为主,进行三轮、四轮的背记,同时开始进行历年真题的训练,分析真题,总结出题的规律,讲解答题的技巧。建议每周上1课,每次2-3课时。
英语:主要是完形填空、新题型等其他题型讲解和练习,翻译、写作方法论和思路练习,素材积累。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9-10月份,可每两周上1次课,配套相关的选择题、历年真题,总结出题和答题规律,充分了解考试的重难点与高频考点,在此过程中对自身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针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助性复习资料,配合相关老师强化巩固,11月份可以开始进行主观题的背诵。
3、冲刺/模考阶段(11-12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冲刺,对整体知识开始查漏补缺,以及进行相关的模拟训练,以更好的去适应正式考试。(剩余课时)
专业课:进行模拟、讲解真题,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每周上1次课。
英语: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